丘逢甲生平及問題討論

大二台灣文學史期末報告

台灣文學史期末報告

前言

  丘逢甲先生是臺灣歷史上一位有爭議性的人物,有人推舉他為「愛國詩人」,但也有人認為他在日軍攻台不久後便棄台內渡,甚至還挾款而逃。究竟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,而這些批評是否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,又這些批評是否客觀,或只是陷入了善惡二分法之中呢?

丘逢甲的生平略傳

  丘逢甲,又名倉海,字先根,號蟄先、蟄庵,在詩中常自屬「南武山人」。清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(一八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)生於臺灣府淡水廳苗栗。因出生是適逢甲子,故稱逢甲,乳名「秉淵」。

  丘逢甲的父親丘龍章是一位秀才,平時在鄉間從事教育工作,四處設館教讀,生活頗為清苦。藉著教育別人的機會之下,也在家中教育自己的孩子,丘逢甲的幼年教育便是由丘龍章所完成的。他「六歲能作詩,七歲能文」。現存丘逢甲的詩作最早兩首寫於九歲之時 。

  一八七七年丘逢甲考中秀才,成為了台灣最年輕的秀才,時年十四歲 。福建巡撫丁日昌送給他刻有「東寧才子」的圖章給他。一八八五年丘逢甲渡海至福建福州舉行的鄉試,但是沒有考中。三年後再次參加,中了福建省第三十一名舉人。一八八九年前往北京參加會試,高中第八十一名貢士,繼續參加殿試,中第九十六名進士,丘被授與「工部虞衡司主事」。不久後遂棄官返台。

  丘逢甲返台之後,應唐景崧之聘,擔任台南崇文書院山長,又兼台中宏文書院與嘉義羅山書院之主講。一八四九年甲午戰爭爆發,清廷認為日本人對臺灣早有企圖,因此令台灣巡撫邵友濂加強台灣之防,又令台灣布政使唐景崧為臺防幫辦。林維源為當時台灣首富,又是在籍京官,清廷想依借他的影響力和財力來組織臺灣民團。丘逢甲是一個有全臺聲望的鄉紳,因此擔任了「工部主事」的重要職務。

 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李鴻章代表清廷簽下馬關條約,割讓台灣。丘逢甲三次上書清廷,希望可以收回成命,但終告失敗。五月十五日率領台灣仕紳與唐景崧密談,發表「臺民佈告」,獨立意圖相當明顯。五月二十五日,台灣紳民舉行獻印典禮,以「藍地黃虎」為國旗,定年號「永清」。向國際發佈文告,「台灣民主國」於是成立。

  五月二十九日,日軍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,於澳底登陸。不久候勢如破竹地攻下台北,唐景崧便渡海回中國,北部抗日勢力遂告瓦解。之後中部的作戰也相繼失利,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義軍召開會議,討論今後動向。大多數人主張解散司令部,返回中國請求支援。不願意回中國的,亦可南下繼續作戰。大多數人贊同這樣的意見,於是決定解散司令部。丘逢甲一行人於梧棲港搭船離臺,居於福建泉洲,而後又轉往潮州府定居。

  在潮洲府的其間,丘逢甲先後於韓山書院、東山書院與景韓書院講學。光緒二十五年(1899年)辭去教職,準備籌辦「嶺東同文學堂」。次年,丘逢甲被粵東當局派往南洋調查橋情。此行,丘逢甲在香港遇見了康有維、梁啟超等維新之士。回國後舉家搬離潮洲,定居鎮平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年)「嶺東同文學堂」於汕頭開辦,以新學教育青年。之後雖有阻礙,但仍不停地投身於教育事業。1912年民國建立,丘逢甲此時因病返回鎮平。二月十五日病逝於家中,享年四十九歲。

問題討論

一. 丘逢甲為何棄官返台?

丘逢甲棄官返台,有關原因大多歸因於在北京期間看到了官吏之腐敗所致。這點可以從他的詩作〈閒居雜興〉中看出:

蹤跡何曾敢陸沈,不能朝市且山林
除官崔烈嫌銅臭(實有勸捐升改外者),閉戶袁安任雪深。
親老怕濃宦遊味,調高難作入時音;
尋常馬車長安客,辜負平生出處心。

除此之外,根據楊護源先生所著的《丘逢甲傳》,認為還有以下三個原因。

  1. 丘逢甲被授與的官職薪水並不高,若回棄官回台,在台為鄉紳,不但有地位,且生活應無虞。
  2. 清代任官有迴避制度,因此到外地任官也無法有機會返台。渡台實屬危險且不便,若多次來往海峽,恐有危險。
  3. 台灣重利之風較盛,士人有較多選擇。且台灣為新的移民社會,「仕紳階級」較少,返台發展機會較大。

二. 臺灣民主國成立之後,丘逢甲遂與唐景崧交惡,原因為何?

起因於兩人立場之不同。唐景崧對抗日的態度始終游離於內渡與獨立之間,唐本身為清廷在台的最高政府官員,同時也是最高統治者。然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到發佈〈臺民佈高〉這段期間,唐景崧處於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面。若是想要內渡回台,必然會受到臺灣人民的唾棄與反對,甚至有可能取其性命;然若留下抗日,也有可能命喪沙場,死於日軍手下。因此,唐景崧本身並沒有想要獨立抗日的決心,他期望的是列強的干涉,希望化解臺灣的危機。

然丘逢甲在洞悉列強干涉無望之後,對於獨立抗日的決心始終不變,這來自於兩人的立場不同。唐景崧是外地派來臺灣的統治者,對臺灣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情感,然而丘逢甲卻是在台灣成長,對於故鄉割讓給日本這種感覺當然是唐景崧無法體會的。因此兩人立場不同,使得原本相輔相成的關係漸漸惡化。 另外美國夏威夷大學Harry J.Lamley教授認為,丘、唐兩人交惡的原因是因為唐景崧害怕丘逢甲的影響力不斷地擴大,會危及他的領導地位。 兩人交惡的結果也使得臺灣民主國的滅亡埋下的遠因。

三. 傳聞丘逢甲內渡時是「挾款而去」,因此影響了「愛國詩人」的歷史地位。針對這點的一些討論。

在連橫的《臺灣通史》書中《列傳八》評價丘逢甲的部分,有一段這樣的話:

…十三日,日軍迫獅球嶺,景崧未戰而走,文武多逃,逢甲亦挾款而去,或言近十萬云。連橫曰:逢甲既去,居於嘉應,字號倉海君,慨然有報秦之志,觀其為詩、辭多激越,似不忍以書生老也。成敗論人,吾所不喜,讀惜其為吳湯興、徐驤所笑爾。

這一段話的結尾很明顯地是在貶抑丘逢甲,而由於《臺灣通史》是一部較有系統、頗有影響的史學專著,使得後人在傳史或評論時,多採用連橫的觀點。甚至去掉「或言」兩字,確認他挾款十萬兩而去。

首先,先從同時代的人的資料來看。易順鼎在《四魂集‧魂南集》中提到,林朝棟、湯汝翼和丘逢甲「皆擁巨資,棄師潛逃」。 吳德功《讓台記》說到林朝棟、湯汝翼和丘逢甲三人「各領餉銀三個月。楊汝翼拔隊至大甲,聞變逗留不前,乘間逃回福州,將餉銀席捲而去,於勇在台輾轉無依。」 在這裡提到挾款而去的人僅有楊汝翼一人。思痛子《台海思痛錄》中記述了臺灣義軍籌建的情況,曾提到「數月之間,逢甲領去官餉銀十餘萬兩,僅有報成軍一稟而已。」 上述的史料來自於與丘逢甲同時代的人,比起《臺灣通史》早了二三十年。吳德功本人更參與過抗日保台的行動,《讓台記》中的記述多來自於親自的所見所聞,較為可信。雖然這些史料多有差異,但都沒有丘逢甲挾款之事。另外根據丘逢甲的門生所撰的文章中記載,丘逢甲離台時僅「收拾家財,別無所取。」 連橫的《臺灣通史》本身也多有所誤,因此單憑《臺灣通史》一書的記載,是值得令人懷疑的。

結論

有的人對於丘逢甲未能與臺灣共進退,死守臺灣這點很不以為意,認為他這樣的行為並不配稱做「愛國詩人」,當臺灣抗日之士還在浴血沙場時,丘逢甲早已內渡中國。這樣的批評其實是可以理解的,丘逢甲無法和戰死的吳、徐兩人並論,也不像劉永福堅持到最後才離去,這的確是他的一大污點。然而自古以來所謂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,只可惜丘逢甲在內渡之後,並沒有積極地想要重新計畫抗日的行動。而在內渡之後也受到許多人的非議,如在鄉里間謠傳丘逢甲身懷鉅款內渡,聯名指控,稱為「進士造反案」。但是同時也該注意到在他內渡之後積極地從事教育工作,除了在書院講學之外,也籌辦「嶺東同文學堂」。這對於中國的教育與文學也有相當的貢獻。

一個人同時都有陽與陰的一面,在面臨重大的挑戰生死存亡的時候,丘逢甲選擇了內渡保命,我們或著可以批評他沒有像其他人死守臺灣,然而卻也要用同理心來看待他。在研究歷史人物時,我們無須英雄化某一個人,但也不必針對他的小缺點而窮追猛打。而應該保持一種平常心,以理性的態度去看待每一個人物。

參考書目、論文

  1. 吳宏聰、李鴻生主編,《丘逢甲研究—一九八四年—一九九六年兩岸三地學者論文專集》,台北: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,1998年。
  2. 徐博東、黃志平合著,《丘逢甲傳》,台北:海峽學術出版社,2003年。
  3. 楊護源著《丘逢甲傳》,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,1997年。
  4. 郭兆華著,《丘逢甲先生的生平》,逢甲學院叢書第二十九種,1980年。
  5. 邱秀芷著,《剖雲行日—丘逢甲傳》,台北: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,1998年。
  6. 施懿琳著,〈從歷史人物再評價的觀點論晚清臺灣詩人丘逢甲〉,收錄於施懿琳著,《從沈光文到賴和—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》,高雄:春暉,2000年。
  7. 賴曉萍,〈丘逢甲潮洲詩研究〉,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,2002年。

發表留言